端午节,亦庄最大露天菜市场鹿海园菜市场和往常一样热闹,但今天最受欢迎的商品显然是艾蒿,传统端午节的必备物。
2元一束的艾蒿热卖,卖货的大爷有点应接不暇
买束艾蒿回家过端午
民谚说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娱乐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
艾,又名家艾、艾蒿。中国民间有“艾虎辟群邪”、“天师骑艾虎”的说法。它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。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,也能起到消毒、杀菌作用。南北朝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说“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,悬于户上,可禳毒气。”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药物空气消毒法的记录。将艾比喻为瘟病邪气惧怕的猛兽,于每年五月初五端阳节那天或悬于室内,或点燃熏烟,或将其叶剪成虎形佩带身上,以祈全家老小健康平安。今天,这些习俗在广大农村中仍可见到。中医学上以艾入药,有理气血、暖子宫、祛寒湿的功能。将艾叶加工成“艾绒”,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。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,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芳香油,是提神通窍、健骨消滞、杀虫灭菌的药物。
可见,端午节门前挂上艾叶,除了“辟邪”,更重要的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。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“卫生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,挂艾枝,悬菖蒲,洒雄黄水,饮雄黄酒,激浊除腐,杀菌防病。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端午节上山采药,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。
艾叶,亦称为艾蒿。依据古籍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。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”。《清嘉录》卷五亦记载:“戴蒲为剑,割蓬作鞭,副以桃梗蒜头,悬于床户,皆以却鬼。”桃梗是辟邪之吉物,蒜头被以为是象征武器铜锤,与蒲剑、蓬鞭相配,以赶却鬼祟。古时候,人们把艾叶挂在门口,祛除晦气与邪气。如今在浙江、湖南地区还保留着焚烧艾叶,用来祛除蚊虫,祛除晦气、邪气的民间习俗。
|